今年過年 這些話說不得


時報 更新日期:2008/12/30 10:35 【工商時報 李國煌/台北報導】



 全球裁員、減薪風潮狂吹,上班族人人膽戰心驚,言談之間,連諧音字也會讓人驚嚇,銀行主管說,往年常提到的過年「吉祥話」,今年恐怕要禁口,不能提了。



 近日,銀行同業間流傳一些「今年過年,不能說的吉祥話」,大概如下:



 財源滾滾---(裁員滾滾),招財進寶---(遭裁禁飽),萬事如意---(萬市如憶-股市萬點已成追憶,苦啊),心想事成---(薪餉四成),鴻圖大展---(紅屠大斬),財源廣進---(裁員廣盡)。



 另外,一位銀行主管說,還有...,千萬別喝仙草蜜---(先炒me),目前這個局勢,說到炒魷魚,人人都害怕。



 面對杯弓蛇影的環境,全國就業e網總監陳定宇說,不景氣的環境中,每個人更要加強專業技能、培養第二專長,除了累積實力、保住現在的職務,也預做準備。



 同時,ING證券資深副總經理陳怡芬說,現在,一招半式已經無法打遍天下,具有不可取代價值的人才,才有機會打敗不景氣,許多企業對擁有多項技能的人力,更是需求殷切。




co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冬季週週吃火鍋不怕胖?!


優活 更新日期:2008/12/24 09:20 uho編輯部



東北季風冷颼颼地吹,將人們都吹進暖呼呼的火鍋店裡,阿誠和小怡(暱名)這對情侶,幾乎每週都到火鍋店來個晚餐約會,奇怪的是,兩人的食量差不了多少,小怡怎麼吃都不會胖,小陳的體重卻不斷往上飆。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資深營養師林佳靜表示,吃火鍋其實是一門大學問,食材挑選和進食順序足以影響熱量攝取。小怡就是個懂得門道的火鍋族,選擇日式鍋底搭配清淡的蘿蔔泥醬料,先吃菜,再吃肉,並挑選油脂量低的火鍋料,當然可以吃出美味又健康的火鍋餐,不用擔心冬天過後吃掉健康和好身材。林佳靜指出,如果想要滿足吃火鍋的慾望又不影響健康,就要先認清火鍋界的好朋友與壞朋友,多與好朋友為伍,自然健康無虞。



【鍋底】好朋友:日式涮涮鍋;壞朋友:麻辣鍋、重口味風味鍋
火鍋店林立,舉凡麻辣鍋、養生鍋、藥膳鍋、牛奶鍋、咖哩鍋或日式火鍋應有盡有,究竟吃哪一種好?聯安資深營養師林佳靜首推的是日式涮涮鍋!主因日式涮涮鍋講求食物原汁、原味與新鮮,湯頭清甜沒有過多的油脂,較少添加調味料,在寒冷的季節,忙碌的工作後,是放鬆、暖胃的好選擇,飽餐一頓後一樣好消化,不會對腸胃消化造成太大的負擔。



林佳靜進一步指出,大部分的民眾偏好重口味的麻辣火鍋,或是以大量辛香料等做為鍋底的異國風味鍋,但對現代都會上班族而言,卻是一道腸胃毒藥。因為快速的生活步調,壓力與緊張的情緒往往影響腸胃道的健康,發炎、消化不良、潰瘍和疼痛等問題困擾著許多人,而辛辣食物很容易造成對腸胃道黏膜的過度刺激與傷害,而且過重的鍋底風味,無法品嚐出食材本身的新鮮與美味,若是加上吃到飽的消費方式,容易攝食過量,造成腸胃很大的負擔,甚至發生腸胃炎。



【沾醬】好朋友:蘿蔔泥醬料;壞朋友:沙茶醬
選對鍋底,再來就是調配火鍋沾醬,搭配品嚐美味又健康的火鍋料。一般民眾喜愛重口味的沙茶醬,但一大匙就有100多卡的熱量,林佳靜建議選擇清淡的日式蘿蔔泥醬料。而進食的順序關係到脂肪的吸收,最好先吃完清脆可口的青菜,再接著品嚐其他的火鍋料。趁著湯頭最清爽的時候,將蔬菜一葉葉燙得恰到好處,佐著日式蘿蔔泥醬料,十分爽口又香甜,而且先吃進高纖維的蔬菜,好比加上一層保護膜,可以減緩腸胃吸油脂與醣份的速度。



【主食】好朋友:瘦肉片、魚片;壞朋友:蝦貝海鮮
林佳靜表示,吃日式火鍋,就是要慢慢的品嚐,肉片要一片片地燙,過老或太生都不恰當,不建議大家一次把所有的火鍋料全部倒進鍋中,因為不同種類的火鍋料需要烹煮的時間皆不相同,煮得太老太久,便把食材本身的美味都流失到湯裡,這可是享受美味火鍋的藝術!除了選擇瘦豬、牛、羊肉片當作主菜外,魚片也是很好的選擇,因為魚的油脂與膽固醇比其他蝦貝海鮮來得少,健康更有保障。



【火鍋料】好朋友:蟹味棒、豆腐、蒟蒻;壞朋友:魚餃、燕餃、貢丸等
資深營養師林佳靜指出,火鍋料中的加工製品要少吃,真的想品嚐時可以慎選種類,例如同樣的份量,花枝餃的熱量與油脂約魚餃、燕餃、蛋餃的一半;鱈魚丸的熱量與脂肪也遠低於貢丸、福州丸、花枝丸等。至於想要吃得飽的大胃王,林佳靜建議,蟹味棒是零膽固醇、低熱量的好選擇,也可以加點豆腐、蒟蒻、魚板等。在細嚼慢嚥享受這樣一餐日本風味鍋後,必定是暨滿足了口腹之慾又兼顧了健康窈窕,更不會造成腸胃的負擔。



最後林佳靜分享另一個享受火鍋的藝術給所有火鍋族!若是「兩人同行」,可以將一鍋用來燙肉片、餃子、丸子等油脂較高的食材,另一鍋用來燙青菜、海鮮類食材,如此就不會因為火鍋的湯頭變得過於油膩而很難入口,品嚐燙過青菜與海鮮的湯頭,也格外清爽鱻美。重要的是,找對火鍋界的好朋友、用對方法聰明吃火鍋,即使週週吃也不用煩惱冬季過後的減重難題。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569




co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餵寶寶喝母乳 10大秘訣


優活 更新日期:2008/12/22 09:28 uho編輯部



受到大陸「毒奶事件」的影響,越來越多的媽媽發現「天然的尚好」。母乳是寶寶最天然,最符合生理需要的食物,沒有任何一樣人工食物會比母乳更適合寶寶。



澄清醫院平等院區-婦兒科吳淋禎護理長表示,很多媽媽都會擔心母乳的量沒有辦法應付寶寶的需求。其實,要增加奶水的分泌有10大秘訣,把握住10大秘訣,奶水一定會足夠。



一、在母嬰親善醫療院所產檢及生產。像是有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認證核可的母嬰親善醫院,可提供一個順利哺餵母乳的環境。



二、出生後儘早肌膚接觸。出生後的最初1-2小時是出生寶寶頭幾天最清醒的時刻,也是寶寶和媽媽產生銘記的最佳時機,此刻與媽媽肌膚接觸可以激發媽媽的母愛及奶水分泌。



三、除了母乳還是母乳。健康足月的寶寶頭幾天的需求不多,即使是剛生產後的頭三天,媽媽的初乳就可以滿足寶寶的需求了。



四、不限時間且經常的哺乳。只要寶寶想吃就應該餵奶,產後經常且不限制時間的餵奶可以刺激奶水的分泌,也可以避免隨之而來的乳房腫脹。



五、24小時親子同室。寶寶不但需要奶水,更需要父母陪伴所提供的溫暖及安全感,並減少寶寶院內感染的機會。



六、確保寶寶含乳姿勢正確,吃到奶水。寶寶在吸吮乳房時必須含住乳頭和大部份的乳暈,下巴貼緊乳房,如此才可以有效吸吮奶水。



七、吸一邊乳房後,再餵另一邊。寶寶吸完一邊乳房,如果寶寶還要再吃,再給他吸另一邊的乳房。如此兩邊乳房都受到刺激,都可製造奶水。



八、適時擠奶。擠奶除了可以緩解奶脹情形外,在寶寶與媽媽分開時也時維持奶水分泌的重要方法之一。



九、確認寶寶吃得夠,不隨意添加其他食物。評估的最佳表徵為每天至少換6次以上顏色清澈,尿濕重重的尿布(初生前三天為每天1-3次);五到三週內的寶寶一天至少解三到四次的黃色大便,三週後可能大便次數變少。



十、不要以寶寶的哭鬧、餵奶時間長短及頻率來論斷自己是否沒有足夠的奶水,而添加母乳以外的食物。



吳淋禎護理長提醒,新生兒及寶寶只有三個最基本的需要:母親溫暖的懷抱、母乳、母親身旁的安全感,這是每個母親都做得到的。把握以上10大秘訣,每個媽媽都可以驕傲的說:我的寶寶喝母乳、天然的尚好!(資料參考: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532




co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身材矮小七大因素


優活 更新日期:2008/12/23 09:27 uho編輯部



小兒科門診常會遇到家長帶小孩前來諮詢,為何自己的小孩長不高?和同年齡層相較之下,竟差了一大截,小孩日常生活與飲食營養均正常,是什麼原因導致他(她)身材矮小?可見兒童的生長是為人父母最關心的課題之一,孩子矮小常會造成父母的耽心和焦慮。



澄清醫院平等院區-小兒科-施忠憲醫師表示,身材矮小原因,大致可分為下列七大類:



一、家族性:家族成員大多為矮個子,可能是遺傳基因所致。他們的最後成人身高比起一般族群雖然教矮,但大致都還在正常的生長曲線之內。



二、體質性生長延遲:通常其青春期較一般人遲緩、直到18歲以後身高仍可大幅增加,其最後身高與正常人相同。



三、染色體異常:除身高成長緩慢外,常合併外觀異常,如透納氏症、唐氏症等。



四、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生長激素缺乏、腦下腺功能低下、性腺功能不足、性早熟等。



五、慢性全身性疾病:如發紺性心臟病、慢性腎衰竭、發炎性大腸疾病、營養缺乏症等。



六、代謝異常疾病:像遺傳性貧血、控制欠佳的糖尿病等。



七、心理性及社會性侏儒:當扶養者有社會、心理性的問題如焦慮、憂足,或是因為造成幼兒不愉快的進食經驗而導致兒童拒絕進食,最後都會使兒童獲取的熱量不足而長不高。



■ 矮小原因 甲狀腺功能過低最常見



施忠憲醫師指出,事實上身材矮小據統計有60%是遺傳性或家族性矮小和體質性發育遲緩,檢查後如果確定是遺傳性或家族性矮小,則只好體認自己的孩子是『健康的小個子』,乃與生俱來,無法改變的。對於體質性(青春期)發育遲緩者,除非延遲很厲害,否則不考慮給藥物(雄性素或生長激素)治療,只需等待即可。因為給藥後雖可暫時長得快,但不會提昇最後(成人後)的高度。



至於其他40% 的原因,最常見的是甲狀腺功能過低,其次是染色體異常、生長激素缺乏及慢性疾病等。如果嬰兒出生時甲狀腺即呈現機能不足,日後將有智力、骨骼發育遲緩之虞,應立即補充甲狀腺素。



■ 小孩生長有問題 宜及早就診



如是由於生長激素缺乏導致之身材矮小,則可予以注射生長激素。至於慢性疾病引發的生長遲滯,應針對該疾患予以妥善的治療。施醫師提醒,兒童成長的過程是他(她)們整體健康的表現,為人父母發現有生長的問題時,宜及早就診,由醫師作評估,如矮小但健康,便無需掛慮,如果真有問題,也可儘速作適當的治療。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563




co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醫美白 常用紅棗、枸杞、黃耆藥膳


中時 更新日期:2008/12/03 12:23 【中時健康 趙欣/台北報導】



白皙皮膚是許多現代女性費盡心思追求的終極目標,中醫師認為,從飲食著手,才能真正由內到外徹底改善。中醫師建議可以吃紅棗、枸杞子、黃耆等藥材做成的藥膳,因為紅棗在中醫認為是性溫味甘的藥材,歸脾胃經,能補中益氣,不但對於容易血虛的女性還能養血安神,同時紅棗富含維他命A、C,符合西醫營養學的美白效用。


現代美白藥物很多,很多都是從外部來進行治療改變,中醫師李深浦表示,必須要瞭解美白是否是自然,只有自然性的美白,皮膚才能真正散發美麗白晰的光彩,如果只是蒼白沒有光澤,稱不上是美麗。所謂漂亮的「亮」指得就是細胞自然放射出來的亮,很容易能從一個人的臉上看出來,細胞散發出來的能量,可以讓異性看到有觸電的感覺,這是只有使用外部美白藥品達不到的目的,如果一個人是自然美白,皮膚跟眼睛就很容易放電,俗話說「晶瑩剔透」就是自然美白散發出來的效果。


很多女子追求美白效果,不外乎是希望增加對異性的吸引力,現代女性之所以會有這麼多皮膚的問題,第一個就是吃的影響,經常喝冰飲料、吃油炸物,造成食物不容易在體內進行發酵、分解、燃燒、電解的程序,再加上緊張快節奏的環境,常常無法完全放鬆好好睡一覺,累積了睡眠不好、心火緊張,容易會有便秘、腸子異常發酵等問題,身體排泄解毒當然就不好,這樣的情況會造成血液裡有很多沒有完全分解的食物營養。


李深浦表示,除了美白問題,女性也很在意長痘痘或是有暗瘡,這些都是營養物質缺乏身體的完美分解,細胞吸收沒有完全分解的營養,對細胞來說,絕對會造成半中毒狀態。如果在消化過程中,消化液沒有充分使食物發酵分解,再經過肝臟還有血液的作用,細胞當然無法達到最後燃燒電解的結果!而且營養分解不好、對於生理系統、血液系統來說都是造成許多現代病的主要原因。


而且營養在正常溫度下還要配合運動才能完全分解,如果說有皮膚病、或是覺得皮膚不夠漂亮,就尋求皮膚科依賴塗抹一些藥物解決,其實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李深浦表示,必須要瞭解自己,而不是依賴醫生,只有三分能靠醫生、七分靠自己,其中這七分要從生活飲食中著手、徹底改善,陰陽五行氣化的學問被年輕一代漸漸忽略,因此很難瞭解生活作息的重要,體質不正常,消化跟營養分解系統不正常,體內就無法純化,這是日常生活中心相當重要的觀念。


中時健康:http://health.chinatimes.com/contents.aspx?cid=5,61&id=3757



co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抗過敏的飲食撇步


優活 更新日期:2008/10/21 10:05 uho編輯部



臺北市兒童過敏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的盛行率有逐年上升的現象,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提供學童全方位健康,特別延續去(96)年臺北市國小ㄧ年級學童氣喘病最新盛行率調查及分析研究資料,委託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於97年8月針對臺北市國小ㄧ年級(7-8歲)共計142所國小25,094位學童進行潛在性的食物過敏原全面檢測。



調查發現,臺北市最常見的過敏原依次序為:塵蟎,是造成兒童過敏氣喘發作的第1名,佔90.79%,第2名佔83.08% 則是螃蟹的關係,第3名佔28.96% 則是狗皮毛,其次為蛋白(24.23%),牛奶(22.45%),蝦(21.40%)、美國蟑螂(16.71%),德國蟑螂(15.48%)是最明顯的影響,而其中IgE抗体誘發的食物過敏原敏感學童高達21%~24%。



找出過敏原並避免接觸,是氣喘個案自我控制氣喘最有效的第一步驟。所以居家作好防蟎措施及少養貓、狗等動物,可有效減少家中塵蟎與動物皮毛過敏原的濃度,就可大幅減少病人過敏氣喘的發作機會。



食物過敏也是引發氣喘的禍首之一



根據過去的研究發現,食物亦為會造成過敏學童誘發過敏發作的各種過敏原中的一種不可忽略的成份,過敏學童對食物的過敏反應可以產生各種不同的症狀且可能波及到全身各部位,例如:在呼吸系統,食物過敏可以引起氣喘、鼻子及眼睛過敏;如波及腸胃道,則可能會產生腹瀉、噁心、嘔吐、腹痛和絞痛等症狀;當其發生在皮膚時,則會產生癢感、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甚至造成血管神經性水腫,而在罕見的情況下,有些學童甚至會產生休克。



【抗食物過敏五個小撇步】



一、避免隱藏的食物過敏原



許多食品裡可能有導致過敏的成分,包括牛奶、蛋、花生等,儘量少吃標示不全、不清楚的食品。



二、少吃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物,如色素、防腐劑、香料、人工甘味劑等,目前已知硫化物(如亞硫酸鹽、二氧化硫)會誘發氣喘,有氣喘疾病的人購買時一定要注意標示。



三、只吃新鮮的海鮮



不新鮮的海產會孳生細菌,促使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提高致敏物質(如組織胺)的濃度,更容易誘發過敏,就算健康的人吃了也可能過敏。 曾經發生過嚴重過敏反應的人,最好隨身攜帶藥品及警示手環(註明過敏的食物),並讓身邊親友知道自己的病史,以防突發事故。



四、服用益生菌



益生菌為促進腸道微生物平衡、有益於人體的活菌,可以調節並增強腸道內的免疫機制。



五、多吃蔬果



蔬果致敏性低,且蔬果中的維生素、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E能預防發炎反應,因水果比蔬菜維生素C含量較高,建議每天至少吃兩個拳頭大小的水果,其中一種為高維生素C的芭樂、柳橙、橘子、葡萄柚等。均衡而完整的飲食菜單則可以防範發生氣喘。平時若缺乏維他命、飲食不平衡、常吃速食而變的身體衰弱疲憊時,就有可能受到感染。由於感冒和感染是造成氣喘發作的重要媒介,因此,不均衡的飲食,可能直接造成氣喘嚴重發作。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127




co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抗過敏 5撇步


聯合 更新日期:2008/10/21 07:30 記者林進修/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溫港生提供五個抗食物過敏的小撇步,協助孩子健康長大。



避接觸隱藏的食物過敏原:許多食品裡可能有導致過敏的成分,包括牛奶、蛋、花生等,少吃標示不全、不清楚食品。



少吃加工食品: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物,如色素、防腐劑、香料、人工甘味劑等,目前已知亞硫酸鹽、二氧化硫等硫化物會誘發氣喘,有氣喘疾病者購買時一定要注意標示。



吃新鮮海鮮:不新鮮的海產會孳生細菌,促使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提高組織胺等致敏物質的濃度誘發過敏,健康的人吃了也可能過敏。曾出現嚴重過敏的人,最好隨身攜帶藥品及註明過敏食物警示手環。



服用益生菌:益生菌為促進腸道微生物平衡、有益於人體的活菌,調節並增強腸道內的免疫機制。



多吃蔬果:多吃蔬菜水果可讓致敏性低,蔬果中的維生素、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E能預防發炎。水果的維生素C含量較蔬菜高,建議每天至少吃兩拳頭大小的水果,其中一種為高維生素C的芭樂、柳橙、橘子、葡萄柚等。




co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腰瘦」苗條!教你穴道按摩不發胖


優活 更新日期:2008/10/21 09:47 uho編輯部



普遍而言,一般人最先發胖的部位都是從腰及腹部開始,再來才慢慢堆積在臀部、大腿、手臂、臉頰等部位。因此,保持苗條的腰圍就是捍衛窈窕身材的第一道防線。



中圍發胖的原因包括飲食過度、缺乏運動、姿勢不良、生產手術等,除了手術、生產後的腰腹肥胖較難預防,其他原因形成的中圍肥胖都能透過簡單的預防方法,免受中圍發胖之苦。以下是專家建議預防中圍發胖的簡易方法,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確實實行,就能永保苗條的中圍。



保持苗條腰圍 4 大對策



一、節制飲食

‧三餐正常飲食不過量,肚子有飽足感即停止進食。
‧以腰帶的鬆緊度來控制進食份量,無論如何,吃飯時絕不鬆開腰帶,以免過量。
‧用餐時務必細嚼慢嚥,用餐時間至少30分鐘以上,避免不良的進食習慣影響腸胃機能。

二、姿勢正確

‧站立時盡量挺胸、背打直,小腹會自然向內收。長期彎腰駝背是造成小腹凸出的關鍵因素。                ‧坐時也要維持端正姿勢,背部自然挺直,可在後腰處放一靠墊支撐。
‧不要駝背,否則上腹的贅肉會慢慢堆積。


三、保持運動



‧盡可能每天運動30分鐘,至少也要達到每週3天、每次30分鐘以上的運動量。
‧以柔軟操或其他伸展運動訓練局部肌肉,不妨參考前述的塑身運動。

四、按摩DIY

‧勤奮瘦身按摩同時也可預防肥胖,不妨每天抽出一點時間按摩。
‧每天睡前花5~10分鐘,依下列步驟按摩腰腹,能預防便祕,同時維持纖細的腰身。

【腰圍按摩關鍵 4 穴位】



1. 以拇指按壓肚臍下方約一指寬處的「陰交穴」,約五十次。
2. 再下移至肚肚臍下方約三指寬處的「關元穴」,以拇指按壓約五十次。
3. 在肚臍二側約二指寬處的「天樞穴」,以食指、中指併攏輕按。
4. 拇指再往上移,按壓位於胸骨下方和肚臍中心點的「肺中脘穴」。(文案部份擷取自「我要再瘦一點」一書,由原水文化出版社發行)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5123




co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夫妻檔每日健走兩萬步 6年成功甩17公斤


NOWnews 更新日期:2008/10/19 16:12 地方中心/綜合報導



要當一位好妻子不僅要燒得一手好菜,現在可能還要隨時監控老公的體重。新竹市有一名婦人為了管理老公85公斤的體重,多年前兩人開始健走,每天走上兩萬步,六年內老公就減了17公斤,連啤酒肚都不見了。



雙手握拳放在腰間跟著腳步自然擺動,示範標準健走姿勢的夫妻,就是家住新竹市的陳東榮和妻子羅越珍。兩人每天出門健走兩萬步,連下雨天也不休息,改換在家裡邊看電視邊走路,六年來原本85公斤的陳東榮,一路瘦身到68公斤,意外達成妻子最初健走瘦身的目的。



不過一開始陳東榮一度不願配合老婆的瘦身計畫,羅越珍為了讓老公加入健走行列,身體力行每天從三千步開始走起,再慢慢增加到五千步,直到她一天能走到一萬步時,老公才開始覺得不對勁跟著一起加入。



瘦下17公斤的陳東榮,如今不但啤酒肚不見了,連精神也變好了。由於健走不用多花錢賣器材,也不用限制場地和時間,兩夫妻越走越上癮,也希望有更多人和他們一樣,感受雙腳11號公車帶來的種種好處。(新聞來源:東森新聞記者孫宗榮、梁貽婷)




co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光靠吃苦 瘦不了身


自由 更新日期:2008/10/13 04:09







〔記者洪素卿/台北報導〕近年苦味食物似乎有翻身的趨勢,網路上甚至流傳「吃苦減肥」,包括苦瓜、啤酒花、咖啡、苦杏仁等,都被當作瘦身、排毒的健康食物。醫師表示,想要光靠苦味食物瘦身,恐怕不大可能成功,重點還是在於熱量控制,能夠做好「入口管制」,這些有助代謝的營養素,才有機會發揮配角的作用。



近年最熱門的苦味食物之一就是苦瓜,台灣肥胖醫學會常務理事蕭敦仁醫師指出,根據先前國衛院的說法,認為苦瓜可能透過影響PPAR-α的作用,來提升代謝。另外也常見的減肥苦味食物黑咖啡,則是因為咖啡因具有加速代謝的功能,因此名列其中。



近年陸續有人提倡適度吃點苦味有益健康。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醫師指出,有些植物化學成分對人體非常有幫助,苦味有益健康的說法,可能就是來自植化素的功用。



古人雖然不知道這些植物化學成分,但卻知道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吃苦瓜,結果後來發現,可能是苦瓜(甘)的作用。而黃連中的小蘗鹼、黃連鹼帶來苦味,也都有其相對功效。



至於新的研究認為,苦味可能激發腸道分泌抑制食慾、提升胰島素的相關腸道荷爾蒙,是否就是讓這類苦味食物具有控制體重效用的原因之一?單就原理來說,有其可能性,但需要更多研究證實。



熱量控制 才能加速代謝



蕭敦仁強調,從體重控制的觀點來看,「熱量永遠優先於營養素」,一定要先做好熱量控制,再將其中部分青菜換成苦瓜或一些苦味青菜,才可能發揮加速代謝等效果。



何一成指出,值得注意的是,苦味可能代表有效成分,卻也可能是有毒成分,食物還是適量才好。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部主治醫師張家蓓說,苦瓜屬於寒冷的東西,熱性體質適合,寒性體質不適合,有些人症狀雖然口乾舌燥,但還是常常會怕冷,算是寒性體質,就不適合吃。



con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